水东深渡:咱们村的“大阅兵”
2025-08-27 16:01:5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黄玲艳 | 作者:雷婉婷 黄玲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896

龙源临武客户端8月27日讯(记者 雷婉婷 黄玲艳)今年9月3日,我国将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。近日,临武县水东镇深渡村的村民们也自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村民阅兵”活动,以质朴而热烈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盛典的致敬与祝福。他们精心组建了妇女方阵队、农田护卫队等五支特色队伍,巧妙运用打禾机、搓衣板等充满年代记忆的道具,既展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,更抒发了深沉的家国情怀。相关视频一经网络发布,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点赞。

 

锣鼓喧天,红旗招展,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“阅兵典礼”正在激情上演。村民们身着特色服装,精神抖擞。阳光下,承载集体记忆的打禾机、搓衣板等老物件被擦拭得锃亮,成为方阵中最独特的“装备”。五支方阵依次行进,步伐虽不似军人般整齐划一,却饱含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和对国家盛典的深情。

水东镇深渡村妇女主任袁海华介绍,由于她经常在村里开展工作,时常听到老人们向她讲述过去的艰苦岁月。因此,她想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纪念日,拍摄一部爱国题材的视频。这部视频就地取材,其灵感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,视频设置了五个不同主题的方阵。

这场别具一格的致敬活动从8月11日开始策划,共60余人参与,历时20多天排练,组成了五支极具乡村特色的方阵:代表妇女力量与勤劳精神的农村妇女队、象征“民以食为天”的农田护卫队、传承奉献精神的赤脚医生队、展现新时代农民风貌的农民工程队,以及活跃喜庆的农民腰鼓队。

袁海华告诉记者,之所以成立“农民护卫队”,是因为“民以食为天”,村民们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;而“农民工方阵队”则反映了农村中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辛勤付出,展现了他们不畏艰辛、努力拼搏、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。如今,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,国家也日益繁荣富强,正稳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村民段立红是腰鼓队的一员,她说,这种特殊的阅兵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传播,展现村庄的面貌和历史。其次,也可以体现广大妇女群众团结友爱和睦的精神,展示农村妇女的魅力。

村民彭细英是赤脚医生方阵队的一员,这支队伍体现了赤脚医生智慧奉献的精神,他们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克服困难,在乡镇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。

村民黄雅娟是农村妇女队的一员,她说,妇女可以顶半边天,同时也能感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忆苦思甜,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。

整场活动的创意与动作设计全部来自村民的集体智慧。大家克服困难、热情参与,不仅积极讨论每个方阵的展示形式与动作编排,还主动拿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作为道具,让历史记忆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。

“比如农村的一些老物件,像搓衣板、打禾机、藕煤机等等,大多是八九十年代比较常见的物件,我们90后和00后这一代人很少见过。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,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大家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国家日益强大的喜悦与祝福。”袁海华说道。

 

编后语

一场“土味”阅兵,阅的是村民的精气神,敬的是国家的铁脊梁。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证明,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深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基因,是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具体行动。这份与国家血脉相连、同频共振的深情,正是最动人的中国故事。

责编:黄玲艳

一审:唐芳

二审:李艳玲

三审:唐薇
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